24小时热线:0898-66672333 24-hour hotline:0898-66672333
谦实亨通 Win modest and honest,nothing breeds success like success

    房租5%涨停板横空出世    


    会成为中国租赁市场风向标吗?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 智谷趋势
  今天,深圳国企推出了一个“稳租金商品房”项目,设下5%的涨停板。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这一动作,多少是有风向标意义的。
  这里展现的调控思路是:下一步政府可能不排除尝试租金管制,重申住房的居住属性,防止出租房成为下一个金融工具。
  无论这一年来,有多少力量明里暗里推动租金上涨,现在狂热过头的资本都必须先低头认错了。
  1 、资本的狂热引来了监管
  每逢市场出现问题,大众总有一股求助于行政干预的惯性。
  这不,最近房租飞天后,就有人筹齐龙珠召唤“租金管制”。他们振臂一呼,高喊内心的愤懑之情:不能再让资本哄抬房租了!
  在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辉隔空喊话“长租公寓(如果)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后,大众最期待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最先出手的是北京。6天之内,北京住建委两次约谈房产中介,前10家承诺不涨租、不恶性抢占房源,并准备拿出12万套存量房给市场填充弹药。后12家对自己克扣租金、打隔断出租、提前清退租户等行为表示“痛心疾首”。
  8月28日,西安一刀砍死“将房租化身消费贷”的租赁模式——其发文要求,住房租赁合同中不得涉及住房租赁租金贷款相关内容。
  8月29日,深圳推出了一个“稳租金商品房”项目,深圳地铁和深业集团的合资公司打算在核心市区开发一个精品公寓试点项目,接受政府的租金管制,一房一价,一年一调,租金年增长率最高不超过5%。
  这5%的涨停板简直是大大的良心价。
  在深圳,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近四成,租房年轻人高达七成,房租的上涨逻辑硬的很。7月份租金同比上涨30.5%,每平米的租金达到84.3元。租赁价格指数同比连涨了11个月。
  当黑心资本巴不得三天就能回本,七天就能赚翻的时候,深圳主动下了这样一步棋。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这一动作,多少是有风向标意义的。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此前曾表示过:
  这里展现的调控思路就是:下一步政府可能不排除尝试租金管制。
  2、有形之手该不该干预?
  此前智谷就说过,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楼市正在走上欧洲模式的道路,用税收增加房屋持有和交易的成本,拉长交易周期,让房价冷静下来。
  现在来看,欧洲大陆稳定且发达的租赁市场,确实有极大可能会成为中国学习的对象。
  在法国,房东不能随意涨房租,否则可能面临被起诉、甚至刑罚的风险。
  在德国,3年内房租累积涨幅不得超过15%,房东再次出租住房时,租金最大上调幅度不得超过当地标准房租的10%。
  这就是国人最为熟悉的“租金管制”。
  面对一二线城市近30%的房租飙涨,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唤行政出手管制,不能将租房这样的民生要素交给嗜血的资本。
  不过,租金管制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房租飙涨的问题吗?市场派们可不答应,他们从美国二战后的管制历史中学到一个教训——
  只要我霸着这个房子,房东就不能涨我房租。那时候,市场有越来越多的“租霸”赖着不走,房东更愿意卖房而不是将房子以极低的回报率租出去。就算低价租出去了,房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动力修缮房屋,低租金住房会越来越破败,而后租者也会面临住房短缺问题。因此,过低的租金受益的只有两个——获取民粹芳心的政府,以及最先租下房子的租客。
  在美国,房租管制演变成了一场昂贵的失败。诺奖得主曾说,除了轰炸,租金管制是摧毁一座城市最好的武器。
房租管制颁布后的旧金山低租金住宅区,无比凋敝破败photo by J.P. Laffont, Sygma房租管制颁布后的旧金山低租金住宅区,无比凋敝破败photo by J.P. Laffont, Sygma
  在中国,租金管制同样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悖论:
  一租房需求比较大的城市,无非是一二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而这些城市的楼市都处于严调控中,限购之下不少刚需被抑制,就算有钱也只能租房。一线城市的“人口升级”和清除隔断间运动,砍掉了大量的低租金市场供给,市场上对中高端质量的租房需求大增,但公租房的供给不可能及时跟上。此时的价格管制,并不能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二房地产市场被冰封,但印钞机却没有停下来。如果此时在这么一个不完全自由的住房市场上突然放开租金市场,恶果很容易显现——金融市场孱弱,洪水只能继续往租赁市场走,最后被冲击的,无非是手无寸铁的租客。此时的租金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出手干预,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
  一个是要,一个是不要,这个事情就变得棘手和争议了。
  其实,租金管制只是德法租赁市场发达的表象,其精髓在于用法律规范租房市场、保障承租人的“居住权”。
  当前中国的租房市场对资本的保护远大于对租客的保护,这是单靠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行政一手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完备的法制基础,才能对这个玩快钱的浮躁社会加以制衡。
  比起租金高低更关键的问题是,租客能否与房东一样享有同样的社会资源,得到同等的非歧视性待遇。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假若真的实现租购同权了,房租涨了也就涨了,年轻一代应该也不会有太多怨言。你说是不是?
  比起那高耸入云的房价,他们肯定知道哪个是更优的选择。
  3、P2P割韭菜一幕正在租房市场上演
  在中国,租赁市场和P2P极其相似。
  两者都意在盘活存量市场,将多余的资源和市场上的需求对接起来,同样的,它们也在高超的资本运作中迷失了方向。
  中介利用ABS获得融资的方式,本无可非议,但被外界诟病的是,自如等中介平台为租客极力推荐分期付款,在租客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签了消费贷合同,利用租客信用增信,获取低成本贷款。
  年轻人好端端租个房,莫名其妙就变成了贷款人,还要接受一次来自中介的深刻教训——“不是我们套路,只是你们脑子不清楚,还大学生?如果觉得你们(读)大学不是进入社会了,你们20多年真的白活了。”
  由于缺少对冲和制衡资本的狂热力量,租房市场出现了P2P割韭菜的一幕。
  不过,金融化的游戏玩过头了,风险难免会暴露。
  杭州鼎家成为第一家爆雷的长租公寓,房东没拿到租客交给中介的租金被迫驱赶租客,4000名租客受损,6家网贷平台回收不了资金,而鼎家则轻轻松松破产,不用担起任何责任。
  长租公寓,一项被看好的事业,在执行过程中就像自如的致歉公告中把“创新”写成了“床戏”一样,变形了。
  租赁市场若过度金融化,确实不排除会像P2P一样走向庞氏骗局的可能。
  如果行政干预真的到了必须要来的时刻,那么下一步,也该轮到“居者有其屋”和“租售并举”了吧。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合格投资者声明暨风险提示函

尊敬的投资者: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本公司严格遵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重要提示:
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
“合格投资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投资者应为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较强的合格投资者。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于50万元。(本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我已阅读并接受”键以继续浏览。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不接受”键。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0898-66672333

QX6668882021@163.com